在青海能源集团鱼卡公司电修车间,总有一个身影穿梭在设备间——他时而俯身检测电路参数,时而手把手指导工友排查故障,指尖满是老茧,眼神却始终专注明亮,他就是地面电修车间班长王昌寿。在2025年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他一举斩获煤矿井下防爆电工工种第一名,用精湛技术与坚守奉献,在戈壁矿山书写着新时代工匠传奇。
自2006年踏上工作岗位,王昌寿从大通煤矿到鱼卡公司,用青春诠释着能源人的责任担当。初入大通煤矿,面对陌生的机电设备,他以谦逊姿态主动求教,上班时紧盯设备运行,下班后钻研专业书籍,反复研读设备台账,凭借这股钻劲,迅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为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从事井下电工工作19年来,王昌寿始终坚守在艰苦一线。井下空间逼仄、光线昏暗,设备维修不仅考验技术,更需强大的心理素质与责任心。他深知设备安全关乎生产命脉,每次检修都严守标准,不放过任何隐患。一次巡检中,他敏锐发现电气设备线路细微发热,凭借经验判断是接触不良问题,果断组织同事紧急处理,成功避免一起重大事故,这份严谨细致让他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在技术提升的道路上,王昌寿从未停歇。自2007年起,他积极参与各类技术比武,将赛场视为检验能力、学习进步的平台。15年间,他先后获得4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佳绩。备赛期间,他从工具规范使用到设备故障处置,逐一深入钻研、反复练习,凭借扎实功底和丰富经验,在赛场上屡创佳绩,用汗水浇灌出荣誉之花。
2024年,王昌寿迎来职业高光时刻,成功考取维修电工高级工资格。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他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梳理维修方法,将多年积累的笔记反复钻研。面对这份荣誉,他淡然表示:“技术没有‘天花板’,公司在发展,设备在更新,我们的手艺也得跟着‘升级’。”他始终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从井下电工到地面电修班长,从技术尖兵到“传帮带”导师,王昌寿始终秉持匠心,践行初心。“矿山给了我成长的平台,我要把技术练得更精,守护好鱼卡矿的‘光明’与安全。”这份对岗位的热爱与执着,正是能源工匠的动人写照,也将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技术动能”。(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