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2025/10/13 19:32:09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当第一缕曙光划破混沌的天际,当第一声啼哭叩响尘世的门扉,我们立于天地之间,开启了“活着”这一伟大而奇妙的旅程。活着,绝非简单的呼吸与心跳,而是要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无限的光彩,实现生命的价值,让灵魂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活着,于自己是一场自我雕琢的修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却始终乐观豁达。困境中,他读书、写作、研究美食,将苦难化为锦绣文章,把挫折磨砺成内心坚韧。活着,就应如苏轼,面对磨难不抱怨、不气馁,以坚韧意志战胜困难,在自我提升中探寻生命真谛。


   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丰盈内涵、拔高境界,做有思想、有品德、有能力之人,方可在人生舞台尽展风采。每一次战胜困难、突破自我,皆是生命馈赠的厚礼,如星芒照亮前路。自我雕琢虽孤独漫长,却是摆脱平庸、成就自我、实现生命独特价值的必由之路。


   活着,于企业是一份责任与担当的坚守。企业宛如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堡,矗立在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商业疆土之上,而员工恰似城堡中那一个个坚毅忠诚的卫士,是城堡得以稳固屹立、抵御外敌的关键力量。


   每位员工都应把企业发展当作神圣使命,以高度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投入工作,这就好比卫士守护城堡,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诚担当令人钦佩。在企业这个“城堡”中,我们也应如此: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持续提升质量、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企业增添活力与竞争力;敢于担当,遇困难不退缩,与企业共渡难关。


   活着,于社会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精神境界令人敬仰。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彼此息息相关。活着,就要心怀天下,关心他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无论是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还是在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创造财富,都是在践行奉献精神。


   雷锋以有限生命投身无限服务,以平凡之举筑就伟大精神丰碑。我们当效仿之,从点滴小事践行奉献,以善举传递温暖。每一次援手、每一份付出,皆如星火聚光,照亮社会、点亮希望。无私奉献是社会进步之源,人人献力,社会和谐美好,生命亦更有意义。


   “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鲁迅先生的话振聋发聩。人活着的意义,在于造福家庭,让亲人幸福安康,在温馨港湾感受亲情温暖力量,那是疲惫时的依靠、迷茫时的指引;在于助力企业发展,实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在奋斗征程与伙伴携手前行,创造辉煌业绩,那是价值体现、梦想寄托;在于反馈社会,为人类进步贡献力量,让社会因我们更和谐美好,那是灵魂归宿和使命担当。


   回首往昔,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诠释活着的真谛。文天祥生死抉择前坚守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生命捍卫尊严正义;张謇放弃仕途投身实业救国,“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以实业推动社会进步、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他们的事迹如灯塔照亮前行道路,让我们明白活着要有理想追求,为崇高目标奋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守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传统。“敬”,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让人有所不为,警示自己不该做什么。人活着,便是在“敬”与“畏”的交织中寻得生命的平衡与和谐。展望未来,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当以积极之姿拥抱生活,凭坚韧之志跨越艰难,怀奉献之心回馈社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有限,却可创无限价值,让活着成为壮丽征程。(郑璐)

上一篇:焦虑症

下一篇:秋菊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