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机电科运转车间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敢超一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互助共进的五种精神,积极围绕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班组建设,众志成城抓创建,实现了车间人员结构合理、技能传承顺畅、团队稳定和谐、创新形态丰富,成为矿班组创建的亮点标杆。2012年以来,累计完成技术创新成果70余项,获得公司级以上优秀创新成果奖等项目14项。车间先后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荣誉称号,“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被中煤集团授予“优秀创新工作室”。
弘扬爱岗敬业的钻研精神,打造技能型班组
市场竞争是企业竞争,更是人才竞争。在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运转车间把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班组建设的战略决策上来,提升到企业打造百年基业上来,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固化好经验、好成果,补短板、扬长板齐头并进,以“三多”打造技能型班组,
多培。该班组从生产实际出发,积极培养技能型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员潜力,挖掘最大潜能,适应生产需要。新工人上岗在保证矿正常培训的基础上,班组还要再进行三个月的实操培训,重点对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控制及事故预案进行专业培训辅导,直至考试合格再上岗。安排职工正常参加矿及公司各种培训活动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职工新技术、新工艺的技能。两年来,班组职工受培300余人次,36名职工全部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其中,技术员3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6人,高级工14人,中级工8人。
多带。针对工人技术等级和实际能力的差异,班组专门成立由技术员、技术大拿和老师傅组成的技术自培小组,就岗位专业技术、应知应会、操作流程规范等进行培养,做到业务时间学业务理论,工作时间练技术实操,见缝插针、学做结合,要求每位职工必须精一、会二、懂三。3年来,先后有8位职工升为高级工、技师。武庆平、戴明、高夫山等人多次在公司及矿技术比武中获得好名次。武庆平连续7年包揽矿技术比武矿井维修电工项目第一名,在公司技奥会上共计7次获得冠亚军,并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江苏省分别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和“十佳班组长”等荣誉称号。
多帮。以“名师带徒”和“培养百名岗位技术能手”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帮助工人不断综合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同时,班组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等便利条件,分专业、分工种制作学习课件和题库,为职工搭建学习平台,创造快捷学习条件,改善职工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技术等级的先决条件,激励职工学知识、钻技术、练本领,自学成才,岗位建功,为班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弘扬敢超一流的进取精神,打造效益型班组
班组作为企业肌体最小细胞,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命脉。运转车间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中心,围绕效益型班组建设,在“三敢”上下功夫,开源增收、降本提效,积极作为,敢超一流,全面增强企业度危求进、逆势发展的合力。
敢争。多年来,运转车间养成了学习有钻劲、练技术有拗劲、干工作有韧劲的良好风气,敢于在思想进步上、工作学习上、技术创新上,争创一流、赶超先进。一是争做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推行定员定岗减人提效,将富余人员充实到关键岗位,提高工效;二是争做降本增效的先行者,积极应用新科技、新设备、新工艺,实现了压风机房、泵房等岗位无人值守,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解放人员;三是争做矿井发展的多面手,树立一专多能人才发展战略,强化全员综合技能培训,储备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
敢闯。运转车间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拘束,广泛动员职工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围绕安全生产、管理瓶颈、降本增效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拼勇气、拼干劲、拼闯劲。安全生产上,围绕主副井升级改造、安全运行等开展系统优化活动;精细化管理上,鼓励职工探索、创新和实践,依托丰富技术人才资源,广开修旧利废思路和途径,最大限度激发职工善动活力。2016年,班组自修项目完成40余项,减少新材料投入费用400多万元。
敢干。积极组织职工针对矿井生产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活动,降本增效,保障安全生产。有条件的积极干,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主动干。近年来,班组先后完成了隔爆型LED灯改造、万能变频缠绳机课题发明、降低主井提升循环时间课题攻关等众多项目,有的还获得全国煤矿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和中煤集团最具推广价值奖。
弘扬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打造管理型班组
一个班组是否具有较强的战斗力,科学的管理是基础保障。运转车间以“三求”为抓手,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合力打造“管理型”班组。
求细。树立用技术和管理保安全的高度意识,各项规章制度细之又细、严之又严。班组具有规范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和安全信息体系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专人负责做好班前会安全记录、生产施工作业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危险源监控记录等九大安全信息的收集、归档和更新工作,确保各项制度细化到组到岗位。班组还根据专业特性、班组生产任务、成员年龄结构、设备安全运行等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凝练出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进行推广,出台了16项管理制度,促进了班组建设工作提档升级。“名师带徒”“师带徒”等活动成为班组建设的品牌项目。
求精。班组把手指口述、“三个一”活动、安全活动和形势任务学习等作为安全文化的主要载体,强化引导、融入与消化,最大程度的满足矿井生产实际需要。班组班前会突出学习5分钟、危险预知5分钟、任务安排5分钟“三个五”活动质量。通过超前预防,让职工了解和明白,现场工作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好干得安全等关键问题;通过安全确认,对上岗安全环境、操作工作流程、工作质量效果等进行细节管理,确保人、机、环协调统一,安全管理可控、可防、可治。
求严。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班组建设,积极对标先进,各项制度规定严格兑现、严格考核。遵循按岗定员,严格标准,优胜劣汰,择优选拔的原则,从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工作作风、业务管理水平、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6个方面,明确班组长选拔条件,并实行综合考核、末位淘汰的动态管理。注重班组成员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班组自治、个人自律、问题自检、岗位自控、安全自保“五自”管理,增强班组成员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自治管理意识,班组顺利实现生产46周年。
弘扬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打造创新型班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决疑难杂症的最佳手段。随着矿井不断开发建设,一大批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被应用安全生产中,运转车间大力弘扬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合力打造创新型班组。
围绕管理创。以科技创新带动生产进步,提高职工工作水平和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班组凝聚全员智慧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带动全员开展创新活动,不断改进大型工程工艺流程,提高故障排查能力和劳动技能水准。2013年来,班组完成QC成果6项,其中一项荣获全国优秀QC小组成果奖,三项荣获煤炭工业协会优秀成果奖,一项荣获江苏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创造经济效益近500万元。
围绕难题创。围绕劳动竞赛开展技术创新,结合班组人员的技能状况和生产实际,组织、引导和激励职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致力于解决生产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围绕重点工程开展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把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使技术创新、技术攻关、难题攻关活动蓬勃开展;围绕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创新,促进资源节约,能耗降低、效益提升。3年来,班组完成科技创新成果70余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围绕需要创。根据矿科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工程,提前研究创新项目、制定方案和实施办法。在日常工作技术创新上,班组注重群众性和广泛性,根据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年龄层次等特点,善动心思优化创新活动方案,使群众性创新工程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寻常百姓”,有“平凡人”表演的舞台,更好的符合职工“口味”,以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和热情。近年来,先后高质量的完成了主副井系统升级改造、风井系统改造等重点工程。
弘扬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打造和谐型班组
和谐的团队精神是促进工作开展的内生动力。运转车间大力弘扬互助共进的团队精神,合力打造“和谐型”班组,让职工感受到班组的温情、温馨、温暖。
互帮。班组秉承兼容并包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扬民主,拓宽民主渠道,尊重职工意见,听取职工建议,并力所能及、倾心尽力地为班组每位职工解决好工作及生活各类问题,为他们减轻思想负担,消除后顾之忧,确保轻装上阵。2016年,班组先后对3名家庭困难职工进行帮扶,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为班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互爱。班组把职工的最大爱护体现到工作岗位上,技术上帮扶、安全上照料、细节上关心,确保班组成员能够发挥十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利益分配、责任考核、福利发放等热点问题上,班组定期召开班务会听取职工建议和意见,及时张榜公布,公开透明、公平合理。在评先评优、推选职工代表时,班组发挥好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尽量把荣誉和利益倾斜于作用发挥好、技术能力强、工作有责任心的职工,使职工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3年来,先后有5名职工分别获得矿、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互助。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心是运转班组养成的良好风气,职工家中有事大家一起帮,工作有难题大家一起上,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班组执行职工生病住院必访、职工思想波动必谈的原则,切实关心职工,确保职工工作状态饱满。对新职工班组在分配任务时多替他们着想,不仅安排老师傅传授技术,管好在岗安全,而且还及时解疑答惑,心智辅导,在学习上给予支持与引导,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和思维创造力,为矿井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
本网特约记者 魏明东 甘秀启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