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春天,婆婆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株茉莉花苗。她像对待婴儿般呵护着它,每天都要观察好几遍。"茉莉喜阳,但不能暴晒;喜湿,但不能涝。"她一边念叨着,一边用手指试探土壤的湿度。三个月后,那株茉莉开花了,洁白的小花点缀在翠绿的叶片间清香弥漫整个阳台。婆婆站在花前笑得像个孩子。
夏天是婆婆最忙碌的季节。清晨五点多,她就要赶在太阳毒辣之前给花草遮阴。她用旧窗帘布做成遮阳棚,细心地为每盆花调整角度。"这盆月季娇气,得多遮着点;那盆多肉皮实,晒晒更精神。"她自言自语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我最喜欢看婆婆修剪花枝的样子。她戴着老花镜,拿着那把用了十几年的园艺剪刀,动作轻柔得像在给小孩儿梳头。剪下的枝条她从不浪费,能扦插的就插在新盆里,不能扦插的就晒干做肥料。"这都是生命啊,不能糟蹋了"她边干边默默地念叨着。
秋天来临时,婆婆的阳台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调色板。菊花一串红、金盏花竞相开放。婆婆会把开得最好的花剪下来,插在装了水的玻璃瓶里,摆在客厅的茶几上。"让屋里也沾沾生气。"她说这话时,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笑意。
冬天是考验养花人耐心的季节。北风呼啸的早晨,婆婆会早早地把怕冷的花盆搬进屋里,在暖气片旁给它们安个临时住所。她甚至用旧毛线给几盆特别娇贵的花做了"小棉袄",把花盆裹得严严实实。"植物也怕冷的,"她认真地说,"得让它们暖暖和和地过冬。"去年冬天特别冷,婆婆精心培育了三年的一株茶花还是冻死了。那天我看见她蹲在花盆前,轻轻抚摸着枯萎的枝叶,偷偷抹眼泪。第二天,她又精神抖擞地去花市买了新苗。
婆婆的花草不仅养在盆里,还种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容器里。破旧的搪瓷脸盆里种着睡莲,废弃的鱼缸里养着铜钱草,就连漏了的水壶也成了多肉植物的家。"这些东西扔了可惜,"她说,"给花住正合适。"
邻居们都知道婆婆养花有一手经常来讨教经验。王阿姨来问怎么治红蜘蛛,李奶奶来要扦插技巧,婆婆总是倾囊相授,有时还会送人家几株自己培育的花苗。"养花是开心的事,"她说,"大家一起开心更好。"
如今,婆婆的阳台已经成了小区里的一道风景。路过的人常常驻足观赏,有时还会拍照。婆婆总是害羞地摆摆手:"随便养的,不值当拍。"但我知道,她心里是欢喜的。婆婆用她布满老茧的双手,在小小的阳台上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每一片新叶,每一朵花开,都是她对生活的热爱。每当我看见她站在花丛中微笑的样子,就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风景,莫过于此。
(陕西陕煤澄合实业有限公司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