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的秋日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浓烈。渭河岸边的柳树也刚染了半树金黄,柳叶还攥着最后几分绿意,像是特意为这“平分秋色”的节气留了份过渡的温柔。晨练的老人踩着落英漫步,裤脚沾了细碎的槐叶也不在意。街角的早点铺飘出胡辣汤的香气,蒸腾的热气裹着秋阳的暖,把早起的微凉都揉成了熨帖的舒服。
陕北的秋倒多了几分爽朗。黄土高坡上的糜子穗压弯了秆,金澄澄的一片顺着沟壑铺展开,风一吹就荡起千层浪。“秋分收糜子,霜降收谷子,这时候的颗粒最饱满,多干会儿就能多收一筐”,山峁被秋阳镀上金边,像是谁拿钝刀轻轻刮过一层金箔,亮得晃眼,却又不刺目。
陕南的秋则浸在水汽里。汉中的稻田还留着几分青绿,却已有零星稻穗开始泛黄,像是给田野绣了圈金边。汉江岸边的芦苇荡里,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翅尖划开的涟漪里,映着岸边层叠的桂树——细碎的桂花落在水面,随波漂成一串香,连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深吸一口这混着水汽的甜香,连脚步都慢了几分。
其实秋分最动人的,从不是某一处的盛景,而是这节气里藏着的“平衡”与“从容”。白日与黑夜均分时光,热烈与沉静各占半分,就像生活里的忙与闲、快与慢,本就该有这般恰到好处的调和。不必追着秋日的脚步赶场,也不必为渐凉的天气烦忧,不如像枝头的柿子那样,慢慢积攒糖分,把日子过成甜甜的模样,或是像田埂上的野草,哪怕秋霜将至,也依旧舒展着叶片,把每一缕阳光都收进心里。
秋分已至,秋色正好。不妨慢下来,去闻闻街角的桂香,去看看田埂的金黄,去感受风里的温柔,在这平分秋色的时光里,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从容模样。(文/李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