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读《我与地坛》后有感

2025/10/15 19:24:44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宛如一座幽深而澄澈的静谧庭院,在岁月的暮霭中静静伫立。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似一把精妙的刻刀,在我心灵的象牙上雕琢出深邃的纹路,让我得以在命运的暗夜中窥见生命的真实肌理。

   文章的开篇,地坛的破败与荒芜扑面而来,仿佛是命运给史铁生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与这衰朽的园子似乎成了同病相怜的伙伴。可细思之下,这何尝不是命运暗藏的深意?地坛的衰败是时间无情侵蚀的结果,而史铁生的遭遇则是生命残酷试炼的开端。命运像是一个脾气乖戾的画师,在他的生活画卷上肆意涂抹了灰暗的底色。然而,史铁生却以他的坚韧和思索,用心灵的画笔在这冷色调中勾勒出滚烫的笔触,让读者看到在苦难的泥沼中,灵魂也能绽放出微光。

   文章最震撼人心的,是对母爱的沉甸甸书写。母亲的爱,不是浓烈的火焰,而是隐匿于生活琐碎中的深深眷恋。她眼中的担忧与焦灼,她身上的疲惫与憔悴,都被作者细腻捕捉。史铁生的自责和愧疚,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析着自己曾经的懵懂与残忍。而母亲那句未曾说出口的“好好活儿”,则成了穿透时空的洪钟大吕,振聋发聩。这让我想起无数在暗夜中独自垂泪的母亲们——她们用微弱却永恒的光芒,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这份爱,是命运赠予我们最沉重、也最珍贵的礼物,它能让人在黑暗的边缘重新拾起希望的残片。

   史铁生在地坛的思考,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哲学盛宴。他反复叩问生命的意义,质疑命运的不公,却从未被绝望吞噬。他的文字,如同干涸沙漠中逐渐汇聚的溪流,从最初的断断续续,到最后奔腾汹涌。他终于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被命运眷顾,而在于即使被抛弃,也能在泥沼中扼住命运的咽喉。这种思想的蜕变,让我看到一个灵魂在绝望深渊中如何完成涅槃。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剂清醒剂。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却未曾真正直视命运的狰狞面孔。而史铁生的经历,如同一座灯塔,在迷茫中为我们指引方向: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未跌倒,而是在无数次跌倒后,依然能带着伤痕爬起,向着心中的曙光前行。

   《我与地坛》就像一本古老的魔法书,作者用他的苦难和思索为我们施下了一道精神的咒语。它让每一位翻开书页的读者,在心灵的深处感受到命运的重量,也看到生命坚韧的光芒。它告诉我们,生命并非一场盛大的狂欢,而更像是一次静默的朝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遭遇泥沼和荆棘,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光,我们就能在命运的裂隙中,看到希望的曙光。命运泥沼中的蜕变,是每个人生命旅程中必经的修行,而《我与地坛》便是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那盏明灯。(郑凯)

上一篇:平分秋色 从容生活

下一篇:连 阴 雨 记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